“众创共享”项目观察之八:黄连广绣,针线梭织出的缤纷世界
发布时间:2018-03-20 来源:顺德区社会创新中心
 收藏 
46169

“众创共享计划”是由区社工委、区民政人社局联合发起,在整合此前的顺德区镇街社会创新专项资金和顺德区社工服务站点运营补助资金的基础上,设立了“顺德区扶持社会建设‘双创’(创新创优)专项资金”,共计1000万/年,并会同区财税局制定了《顺德区扶持社会建设“双创”专项基金管理办法》,确保专项资金使用的规范性。通过竞争性分配的方式,推动和支持包括镇(街道)政府及其职能部门、企事业单位、基层自治组织、社会组织等多元主体参与和社会治理创新,2017年共扶持社会建设项目63个。


唐·罗隐 
一片丝罗轻似水,洞房西室女工劳。 
花随玉指添春色,鸟逐金针长羽毛。 
蜀锦谩夸声自责,越绫虚说价犹高。 

可中用作鸳鸯被,红叶枝枝不碍刀。


▲黄连广绣“百鸟朝凤”


千年前,诗人罗隐惟妙惟肖地描述了刺绣的唯美与浪漫。千年后,黄连绣娘们重拈绣花针,唤醒广绣记忆,传承刺绣文化。

广绣是粤绣之一,指广州、佛山、南海、番禺、顺德、东莞、宝安、香山、台山等地的刺绣,以构图饱满、形象传神、纹理清晰、色泽富丽、针法多样、善于变化的艺术特色而闻名。2006年,广绣经批准列入第一批国家非物质文化遗产名录。

                                                         ▲黄连广绣

勒流黄连桑蚕业条件优越,上世纪六十年代,黄连有丝棉厂、织带厂、绣花厂等,都有蚕丝有关。当时,黄连三千住户,几乎家家有绣架,家家有绣娘,黄连广绣也发展到鼎盛时期。那时候有个说法,“吃粥吃饭看绣花,吃菜吃肉看绣娘”,当时的黄连,有两个绣花厂,几乎每户都起码有一个绣娘。

   

▲黄连绣娘们在刺绣

到了八十年代,广绣出口萎缩,黄连两家绣花厂也难以为继,绣娘们纷纷转业,黄连广绣渐渐失去往昔的辉煌。如何重振黄连广绣,让这门有着两千年多年传承的手艺在这个人文古镇重焕光彩?

2017年3月,在社区居委与社区大学的共同推动下,黄连广绣协会注册成立。同年7月,由勒流黄连社区居委会发起的“振兴黄连广绣”项目得到了“顺德区扶持社会建设‘双创’(创新创优)专项资金”支持。以2017年5月6日黄连广绣协会挂牌成立为起点,黄连广绣振兴迈出了实实在在的步伐。



▲黄连广绣坊中的一幕


听,黄连广绣振兴响号角


2017年5月6日,一场以“传承传统文化,振兴黄连广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在勒流街道黄连社区开展,黄连广绣协会暨黄连广绣坊揭牌、黄连广绣百家展揭幕、振兴黄连广绣主题论坛在这里相继举行。近百幅广绣作品吸引了大批市民和爱好者观赏,黄连特色的旗袍美女和众多个亲子家庭同台献艺,以“传承传统文化,振兴黄连广绣”为题的研讨会同期举行。黄连,底气十足地向世人吹响了振兴广绣的嘹亮号角!  

▲以“传承传统文化,振兴黄连广绣”为主题的系列活动

 

黄连广绣暑假培训班


在黄连社区大学内的广绣坊,一群10岁左右的小朋友在广绣传人曾剑琴的耐心指导下,学习广绣的基本技巧、针法等。黄连广绣协会会长李健英说:“让孩子们学习刺绣首先要让他们认识针与线的关系。让孩子对学习广绣产生兴趣,才能更好地学习它。”

据“振兴黄连广绣”秘书长周蕴仪介绍,黄连广绣协会在今后的计划中逐步推进师资培训班、绣娘屋、亲子夏令营、广绣传承进校园等项目和活动,实现广绣传统文化技艺的创造性转化和创新性发展,为广绣在新时期再创辉煌保驾护航!

  

▲学习体验黄连广绣的小朋友

 

对话黄连广绣协会会长李健英

近日,小编采访了黄连广绣协会会长李健英,听她详细介绍“振兴黄连广绣”项目的开展情况。


▲黄连广绣协会会长李健英


小编

万事开头难,请问您刚开始的时候,您是如何把绣娘们吸引到“黄连广绣坊”呢?

李健英

绣娘们中很多人已经多年没有拾起过绣花针,她们现在大多是家庭主妇,为了把她们吸引过来,我们就先组织一些有趣的聚会,把她们聚集起来,比如说“打边炉”、出去游玩等活动。参加这些聚会,她们都非常开心。现在,我们每个月都会组织聚会,也会组织绣娘们出去学习参观。我现在的一个目标就是带绣娘们出去杭州学习,看看当地人是如何热爱刺绣这个行业,是怎么参与到传承刺绣文化中来。希望能给绣娘们一些启发。

                              

                                                     ▲绣娘们“龙眼点睛” 活动现场


                             

                              ▲绣娘们在参观广州博物馆


小编

振兴黄连广绣”项目开展至今,您遇到过什么难题?

李健英

在这一年多的时间里,我们探索用不同的形式去推广“黄连广绣”这一个非遗项目。在探索的过程中,我们遇到一个问题:黄连的很多居民当初迫于生计,从七八岁的时候开始绣花,到现在,他们当中年龄最小的也有五六十岁了。随着社会经济的发展,他们不再需要用刺绣维持生计,其中有部分居民不理解传承黄连广绣的意义,他们不愿意再次拿起绣花针。因此,我们现在面临的一个困境就是怎样把“黄连广绣”这个有着丰富内涵的非遗项目传承下去,我们目前更需要做的事情就是公民的教育,动员更多居民以及年轻人参与到这个项目中来。

小编

为了更好地传承黄连广绣技艺,请问有没有对传统的刺绣进行一些创新与改进?

李健英

传统的黄连广绣是一种工艺品、生活用品,面积较大。现在我们的绣娘们做的是精品,面积较小。这样改进的原因一方面是考虑绣娘们年龄大了,没有那么多精力跟体力去绣大面积的广绣工艺品。另一方面也可以让黄连广绣作为一个“精美的礼品”呈现在公众面前,既方便携带也方便摆放,更有利于黄连广绣的推广与传承。

 


▲黄连广绣精品


小编

传承黄连广绣,下一步有什么计划?

李健英

我们计划成立一个党支部。我们在前期的工作中通过走访调查,了解到黄连社区大致有十多个老党员,他们曾经都会刺绣。我们希望通过这些热心党员的带动,让更多社区居民参与到黄连广绣的传承中来。我们接下来还会筹办一个类似“黄连广绣传承社”的地方,把它作为黄连广绣展示的“窗口”,让大家看到黄连在做振兴广绣这件事情,更好地宣传推广黄连广绣技艺。同时,我们也希望通过黄连刺绣这个公益项目,针对性地帮扶到一些社会弱势群体。比如一些没有经济来源的孤寡老人、自闭症青少年等,黄连广绣可以作为他们再就业的渠道,帮助到这些弱势群体。



相关新闻